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羅之飏)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特級建筑業企業達25家,年產值100億元以上企業超過10家,建筑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保持在7.5%以上。
在建筑業“放管服”改革上,《意見》要求清理和精簡與工程建設項目相關的行政審批事項和前置條件,民間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允許業主自行決定發包方式,全面推行電子招標投標和網上異地評標,推進電子招標投標與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接;完善四川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一體化工作平臺,實現企業資質、人員資格、信用信息互聯互通。
在轉變建設組織模式上,《意見》要求政府投資項目和裝配式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原則上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成都、綿陽、瀘州率先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開展對工程建設前期研究和決策以及工程項目實施和運營的全生命周期、全過程集約化咨詢服務;政府投資的項目特別是城鎮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各類公共建筑及市政基礎設施項目應率先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
在工程質量安全提升上,《意見》明確,企業法定代表人對質量安全負第一責任;加大對封閉式管理園區和事故易發多發的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部位等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強深基坑、高邊坡、高支模、起重機械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
在優化建筑市場環境上,《意見》要求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不得擅自設立和收取法定以外的保證金和費用,建筑業企業可以現金、銀行保函、建設工程保證保險或工程擔保保函的形式繳納各類保證金;強化合同對工程價款的約定與調整,提倡采用全過程造價管理,規范工程預付款、工程進度款支付。
在提升從業人員素質上,《意見》要求對在技術創新、工程質量創優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可破格申報評審相應職稱;將建筑業農民工納入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立全省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全面實行建筑工人實名管理制度,到2020年,基本實現用工單位與建筑工人特別是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全覆蓋。
在強化科技設計引領上,《意見》要求推廣BIM技術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提高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鼓勵社會組織制定新技術和市場缺失的團體標準。
在推動企業“走出去”發展上,《意見》要求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承包商合作,通過“靠大聯強”“借船出!钡雀鞣N途徑拓展境外市場,支持我省企業利用亞投行、絲路基金、中東歐基金等參與沿線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